《瑞鹤图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6,仅供参考
《瑞鹤图》创作于北宋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,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,画作规格为纵51厘米,横138.2厘米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《瑞鹤图》可分为两部分,左侧为文字,记录作画背景,右侧则是画作,描绘了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当日发生在汴京端门的祥瑞之事,群鹤围绕着祥云弥漫的端门飞舞,还有两鹤停留在鸱吻上休息。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,款署“御制御画并书”,并有“天下一人”签押及“御书”印。《瑞鹤图》色彩浓艳厚重,构图严谨规整,取景上下皆不靠,只截中景,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“三远”法,即高远、深远、平远的架构,而是具有现代审美的平面图形。《瑞鹤图》是宋代花鸟院画的名作,在中国美术史上拥有较为重要的地位,承载了宋徽宗为弘扬自己德政明治,稳固其统治合法性而喜搜祥瑞,喜画瑞图的内涵。
《瑞鹤图》图画部分描绘了十八只仙鹤在京都汴梁宋皇宫之端门四周云雾缭绕,它们形象体态各异,身形飘逸。另有两只仙鹤直立于殿脊的鸱吻之端,扭头互相对视,姿态舒展。画面主要部分是四散的仙鹤和大片的蓝天,下方有祥云环绕,宫殿屋顶虽只占了较少部分,但描画的屋檐结构缜密,笔致匀停,画中右侧檐下可见部分斗拱结构清晰可辨,整件作品透露出一种清俊有神的情调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